基层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是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仅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社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权力监督和数字化赋能,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以制度建设为基层组织提效减负。“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基层组织高效运转的前提。当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若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容易陷入“忙而无序”的困境。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为基层组织提效减负。首先,要优化工作流程,推行“清单化”管理。通过制定清晰的工作职责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确基层干部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避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其次,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例如,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数字化运行机制,让群众通过线上平台广泛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既拓宽民主渠道,又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要推进“基层一张表”改革,整合多头填报任务,减少重复性工作,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
以权力监督为基层组织保驾护航。基层权力虽小,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基层权力容易滋生腐败,损害群众利益,削弱组织公信力。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为基层组织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完善村级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通过制定村干部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权力边界,防止权力滥用。同时,探索村干部专职化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的廉政教育机制,筑牢基层干部的廉政“防火墙”。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一肩挑”村干部的权力约束。在村级组织负责人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背景下,必须通过制度设计防止权力过度集中,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以数字化赋能为基层组织注入新动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基层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治理方式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数字化手段则为基层组织提供了全新的治理工具和思路。首先,要加快基层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推动“智慧乡村”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村级事务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例如,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村级财务透明化管理,让群众随时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增强信任感。
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是群众利益的守护者,更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既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又需要监督的保驾护航,更需要数字化的创新赋能。唯有撑起制度的帆,把稳权力的舵,乘着数字的东风,基层组织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乘风破浪,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