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智慧党建平台如同一座桥梁,横跨在党与群众之间,有力推动着党群关系从“最后一公里”迈向“零距离”。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赋能党建的生动实践,更是党在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举措。
过去,党组织与群众沟通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传统党建模式下,信息传递往往依赖线下会议、文件传达等方式,效率较低。党员与群众交流受限于地域与时间,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难以及时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党组织也难以及时倾听群众的声音。而智慧党建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这些限制。借助互联网技术,政策解读、党建资讯等内容能实时推送至党员与群众的手机端,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第一时间获取。同时,平台设置的互动板块,如意见箱、在线问答等,让群众可以随时向党组织反馈问题、提出建议,大大缩短了党群沟通的路径,使信息传递实现“零时差”,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信息梗阻问题。
智慧党建平台重构党群关系,体现在服务的精准化与便捷化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精准掌握群众需求。例如,了解到某社区老年居民较多,对健康养生服务需求大,党组织可依托平台组织医疗专家开展线上健康讲座,或线下义诊活动,并通过平台提前发布信息,方便居民报名参与。再如,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平台整合就业信息,精准推送适合的岗位招聘资讯,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种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服务,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服务模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就在身边,真正拉近了党群之间的距离。
智慧党建平台还激发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活力,密切了党群情感联系。平台设置的志愿服务板块,党员可在线认领服务项目,如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公益活动等。以社区环境整治为例,党员通过平台发起活动,招募志愿者,活动过程中还能实时分享进展,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模式,一方面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另一方面,也让群众看到党员的积极行动,增进对党的认同感与亲近感。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党群携手共进,情感在互动中升温,关系更加紧密。
然而,在智慧党建平台重构党群关系的进程中,也需注意一些问题。一方面,要确保平台操作的便捷性与适老化。部分老年群众对数字化操作不熟悉,应简化平台操作流程,并提供线下指导,让老年群体也能充分享受智慧党建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要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对平台上的信息加强审核管理,避免虚假信息误导群众,确保党群沟通的质量。
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智慧党建平台为重构党群关系提供了强大助力。通过打破信息壁垒、提供精准服务、激发党员活力,党群关系更加紧密。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党建平台应持续优化升级,不断探索创新,让党与群众的“鱼水情”在数字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昌黎县龙家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