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党政人大详细内容
河北:以人民为中心,绘就高质量发展“冀”往开来新图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贾曼  日期:2/22/2025 字体: [大][中][小]

    2025年开局之际,河北省以“春风行动”为起点,在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生态治理等多领域持续发力,展现出“稳中求进、向新而行”的奋进姿态。作为新时代公务员,我们更需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深刻把握政策落实与创新实践的辩证关系,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 

    民生为本,织密幸福保障网

    河北始终将民生工程作为发展的“压舱石”。今年初启动的“春风行动”,通过跨部门联动,为劳动者与企业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既缓解了节后用工难题,又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京津冀三地协同推进社保卡“一卡通”,覆盖医疗、交通等五大场景,区域公共服务壁垒进一步打破,百姓“跨城生活”更便捷。从石家庄地铁学生卡“1元畅行”到邯郸“移动博物馆”公交,民生服务不断向精细化、个性化延伸,彰显城市温度。这些举措启示我们,只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实惠,才能真正激活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 

    创新驱动,点燃经济新引擎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压力,河北以“新质生产力”破题,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深度融合。2024年,“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唐山陶瓷、霸州家具等“河北造”加速出海,外贸新动能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6倍的数据,更折射出绿色消费政策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全国两会前夕,《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审议提速,呼应了河北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从遏制“逐利性执法”到试点“河湖生态经济效益测算”,政策“组合拳”既护企安商,又激发市场活力。这要求公务员队伍既要当好政策“解读者”,更需成为企业“服务者”,在制度创新与执行效能上双向发力。 

    生态优先,擘画绿色新篇章

    绿水青山既是发展底线,亦是转型契机。2024年河北建成191条幸福河湖,永定河、大运河等重点河流实现生态复苏,河湖长制与“物业化”管理创新,让水资源保护从“治标”迈向“治本”。唐山中心城区公交车全面电动化、草原天路获评“全国最美自驾路”等案例,印证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绿色发展需统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公务员需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让“美丽河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结语:在躬身实干中书写时代答卷

    从“春风行动”的民生温度,到民营经济立法的法治厚度,再到幸福河湖的生态维度,河北实践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作为公务员,我们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民情上达的“最初一公里”,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基层实效,方能在时代浪潮中交出一份无愧于人民的答卷。(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人民检察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