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崔翔宇: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崔翔宇  日期:2/22/2025 字体: [大][中][小]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乡村振兴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而其中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方面,加强思想建设,筑牢信仰之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头雁效应”。同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提升党员素质,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党员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农村党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主力军。

    提升党员素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农村党员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党的农村工作政策,熟悉农村工作方法,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提升党员素质,要注重实践锻炼,增强致富本领。农村党员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要带头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群众共同致富。

    创新工作方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一些地方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方面,以产业促就业是关键。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工作方法,还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持,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本土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

    凝聚多方力量,共筑乡村振兴美好未来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扮好“利益整合者”角色,统筹协调各类要素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一方面,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积极与农业农村、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对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乡贤等通过投资兴业、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此外,还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