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田野:整而不改,谁在为“热锅冷汤”的菜谱买单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田野  日期:3/24/2025 字体: [大][中][小]

    自今年3•15晚会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被曝光后,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向消费者道歉,更是主动承诺立刻整改的举动可谓态度端正非常。但很快网上的反馈就将这一光鲜的表象狠狠揭开。敷衍的网络公开、无回应的投诉订单、毫无落实的整改举措,一度让网友愤慨而失望。(澎湃新闻 3月23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营商环境日益成熟,经济发展脚步随之加快,江河日益、泥沙俱下,好的市场监管和重新将“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写进新的经营风尚早已成为了国家与国民切实的需求,每年的3•15晚会也应运而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公正公开的曝光渠道。

    但近年来,一些“烧热锅,放冷汤”的油滑手段却悄然变成了许多行业在网络公开操作台上的拿手好菜。这样的现象让每一个关注者心中都愤懑和无奈,却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不禁让人思索——到底是谁,频频为不法商贩的这张菜谱收尾买单?

    承认网络手段的公开有效,也不做“网络魔镜”顾影自怜的痴梦者。
近年来,网络公开、信息平台、新媒体渠道,诸如此类的名词在政策的倡导下,在实际经验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了评价一项措施、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诚然,互联网的普及率造就了网络平台的铁腕,但也让编制一个徒有其表的谎言变得毫不费力起来。当市场监管政策和这一现实挂钩,一味追逐新兴热点效益的行为,本就让原本便心怀叵测的不法者乐于投其所好。这时我们是否该重新考虑,当新兴技术从工具变成了评价标杆,而忽略了监管本身的目的性和准确性时,那些固态萌生的陋习如何也能迅速被遏制在萌芽当中。

    扩大网络技术的红利增益,也不做“网络丛林”虚与委蛇的爬行者。
快节奏、片段化、围观情绪,这些消极因素早已成为了网络现象带来的标志性风气。而其造成的,也是让那些吃到“冷处理”甜头的人更加变本加厉的结果。不法商贩利用这一现象的出现,烧热锅、放冷汤,炒高热点而不做实效,满足一时的激愤而粉饰长久的改善,将长效收益与现实成本“最佳”化,似乎已经成为了整个网络公开的一股邪风歪气。如何将传统道德的诚信重新带入到新技术造就的新时代当中,守住那些脱缰的底线和认识,也就成为了消费行业迫在眉睫的需求。

    享受虚拟现实的精神愉悦,也不做“网络深渊”作茧自缚的自戕者。
但同时可悲的是,鉴别能力良莠不齐的部分消费者群体,既是受害者,何尝又不是其中的推动者?只看到锅子烧得热而泛红,却鲜有人去尝一口里面的汤是什么味道,不知不觉之间就为这锅华而不实的残羹买了账。而那些真正一口苦水难以下咽的受害者,也在他们事不关己的态度中被高挂起来,声嘶力竭的呼喊成了热闹,热闹最终又被利用变质为营销的炒作,而大多数人还在津津乐道,却没想到有一天当自己也被挂在那个位置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所以,在这张名字叫做“网络公开”的饭桌上,我们似乎并不缺炒菜的厨师,也不缺编制菜谱的写手,更不缺前来尝鲜的顾客。真正缺少的,只是一个掀开锅盖的人。 (作者单位:刘台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