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田野:争当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年轻干部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田野  日期:5/29/2024 字体: [大][中][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中坚力量,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以昂扬的斗志、过硬的本领、优良的品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新征程上奏响青春的旋律。

    一、以我将无“我”的真挚情怀,筑牢理想坚定一心为民的信念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一是坚定政治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年轻干部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一颗“赤诚之心”,做一个政治上的老实人。二是用好榜样力量。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业绩和具体行动中感悟思想伟力,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从而涵养远大抱负、厚植家国情怀。三是践行群众路线。按照“群众认可的,我们就坚持,群众反对的,我们就整治”的工作思路,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通过入户帮扶、走访调研等方式倾听民意、反映民愿、集中民智,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事。

    二、以“锲而不舍”的坚韧执着,发扬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斗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要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作为年轻干部,一是要在前辈的手中接过斗争的接力棒,着力解决民生、科技、经济等领域长期存在各项难题,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敢于斗争的思想警惕。年轻干部要擦亮眼睛,正确面对事关政治原则的错误言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各种行径,防止患上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甚至沦为“帮凶”。三是培养敢于斗争的意志品格。从思想上克服不愿斗争的“软骨病”、不敢斗争的“恐惧症”,保持年轻人的激情和活力,在大是大非、公平正义、国家利益面前,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三、以“知也无涯”的谦虚谨慎,锤炼勤学善问慎思笃行的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面对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挑战,年轻干部必须敢于自我革新,增强干事本领。一是敏而好学、学而不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树牢“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理念,对先进理论、优秀传统文化、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等进行系统学习,坚持学原文、知原义、悟原理,努力克服能力恐慌。二是审问求知、问计于师。“学问学问,学要肯问”,多向单位老同志虚心请教,围绕不同话题展开讨论,认真听取和领会工作方法和处事内涵,拓宽工作思路,同时也要善于发问,先问已后问人,才能把问题问准问实,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做一个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份而耻于问的“小学生”。三是慎重思索、触类旁通。“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将所学所问转化为自身能力,做一个思考型干部,学会全局性思考,从大局着眼、局部着手,把握工作整体性;学会前瞻性思考,站在单位负责人的角度看问题,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学会发散性思考,以中心工作为圆心,把相关工作考虑周全;学会逆向性思考,工作顺利记得查漏补缺、工作失误不忘总结教训。四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敢于去疫情防控、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一线工作中摔打历练,把解决“急难险重”问题视为“黄金机会”,通过学与问、实与炼的结合,锻造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能打硬仗的工作能力。(作者单位:孟店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