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乔泽儒:以"两山哲学"破解青年干部成长密码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乔泽儒  日期:3/25/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前,毛泽东曾与青年学子彻夜长谈:"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句话穿越时空,至今仍在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成长道路上熠熠生辉。当"躺平""摆烂"的迷雾笼罩职场,当"内卷""焦虑"的声浪冲击心绪,青年干部更需要以"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的智慧破局,用"两山哲学"构筑精神高地。

    照见真实的"凹面镜效应"。在深圳市纪委监委的档案室里,保存着一份特殊的检讨书。2019年,某区纪委监委年轻干部王某在查处一起扶贫领域案件时,因经验不足导致关键证据遗漏,最终案件被迫搁置。这份泛黄的检讨书没有回避错误,却详细记录了王某此后三个月的"补课清单":参加省纪委案件研判会3次,研读《纪检监察证据收集指引》17章,向办案导师请教42个问题。正是这种"把解剖刀对准自己"的勇气,让王某在两年后成长为全省优秀办案能手。某市选调生李婷在驻村扶贫期间,因方言不通被村民称为"哑巴干部"。她没有气馁,而是制作"方言速成手册",用漫画记录村民的日常用语,三个月后竟能用当地方言讲解惠农政策。这种"把短板变成特色"的智慧,正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姿态。

    眺望理想的"望远镜视野"。在浙江安吉余村,"两山理论"诞生地矗立着一块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当年力排众议关停矿场的村干部、如今带领村民发展生态旅游的"新乡贤",用三十年时间演绎着理想主义的现实力量。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潘文彬感慨:"我们这代人最大的幸运,是既有脚踏实地的定力,更有仰望星空的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需要青年干部建立"过程思维"。在乡村振兴中,可能十年才能看到成效;在基层治理中,或许数月难显政绩。但正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每一代画匠都在前人的轮廓上添彩,最终成就千年艺术瑰宝。某边防团战士在采访中说过:"我守望的界碑或许永远看不到,但祖国知道我的存在。"这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正是青年干部应有的胸襟。

    攀登高峰的"登山者法则"。珠峰北坳冰壁被称为"死亡之墙",登山者在这里都要经历"冲顶窗口期"的考验——氧气稀薄、气温极低、体力透支。但所有成功登顶者都有一个共同秘诀:精确计算行进节奏,合理分配体力储备。这给青年干部的成长带来深刻启示:既要保持"每天进步1%"的持续发力,也要懂得"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青年干部的成长之路,本质上是一场"认知革命"。当"95后"干部开始用"Z世代语言"与群众沟通,当"斜杠青年"在机关单位创造跨界价值,这些看似个性化的选择背后,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成长路径的革新。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构成的立体网络,青年干部个体虽小,但只要找准定位、协同共振,就能在新时代的星空中绽放独特光芒。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青年干部肩负着特殊使命。当我们以"凹面镜"直面不足,以"望远镜"锚定理想,以"登山者"的姿态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将个人的"小目标"融入时代的"大洪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期许:"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让我们以"知不足而奋进"的清醒与"望远山而前行"的豪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青春答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