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的文明祭祀方式,3月31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狮山街道南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绿色清明树新风 手制菊花寄哀思”清明节主题活动。(4月2日《珠海特区报》)
4月4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为缅怀先人,祭奠逝者,寄托哀思,清明祭祀便成了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
但据了解,在往年的清明祭祀活动中也夹杂着一些不文明现象。有些人在祭祀活动时,往往采取焚香烧纸的方式,结果烧得整个墓地烟雾缭绕,纸灰乱飞,扫墓成了“烧墓”,这既容易引发山林大火,又污染和破坏环境。同时,这也失去了祭祀的本意。
其实,大家利用清明节缅怀先人,祭奠亲人,寄托哀思,这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一旦让清明节变了味、跑了调,那就违背了祭奠的本意和初衷。古人有云:“在世孝敬胜祭奠。”在讲文明、树新风的当今社会,我们更应倡导“厚养礼葬”新观念,不铺张、不攀比,那种“活着不孝死了孝,装模装样给人看”的做法,历来被人们所唾弃、所不齿。不管祭祀时烧了多少香纸,也难以体现真孝顺、真哀思。再说,祭祀亲人主要是发自内心的,根本用不着大烧特烧香纸,更不该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否则,若是亲人地下有知,也会感到不安的。
此次,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狮山街道南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绿色清明树新风 手制菊花寄哀思”清明节主题活动,既环保又文明,这无疑是一种最好的祭祀方式,值得点赞,更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笔者衷心希望大家在参与清明祭祀活动时,不妨多些“文明祭祀”,多些“低碳祭祀”,比如:采取鲜花祭扫、植树缅怀、书写寄语、网络追忆等绿色环保方式祭奠先人、感念先辈,这既文明又有意义,何乐而不为呢?
“文明祭祀”是最好的哀思。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营造浓厚的文明祭扫氛围,从而让“文明祭祀”成为一种新潮流、新风尚。(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