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的颁布,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开篇,似一声激昂的号角,奏响了作风建设的奋进旋律,开启了党自我革新、自我净化的新征程。历经十二载的坚守与深化,八项规定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依托和作风建设的耀眼“金色名片”,其影响深远,重塑了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态,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破浪前行。
八项规定,是管党治党的“紧箍咒”。自出台以来,八项规定从细微处入手,严抓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与生活作风。它有效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不良现象,狠刹“会所里的歪风”“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在一次次专项整治、一项项严格监督下,党员干部的行为得到规范,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政治生态愈发风清气正。曾经那些群众深恶痛绝的公款吃喝、超标接待、文山会海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干部们从繁文缛节和享乐主义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和推动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八项规定的严格落实,不仅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更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党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能力,赢得了民心,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推进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八项规定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面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和变异性,党中央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姿态,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一方面,不断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培训、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增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从源头上抵制不良作风的侵蚀。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制度体系,针对新出现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堵塞制度漏洞,织密监督网络,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遁形。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到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党规党纪为党员干部划出了清晰的行为边界,让八项规定的执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八项规定,是事业发展的“护航舰”。在八项规定的引领下,党风政风的持续向好带动了社风民风的积极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为民生改善贡献力量。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以务实的作风和不懈的努力,实现了数以亿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不顾个人安危,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经济建设一线,党员干部积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八项规定所带来的作风之变,已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当其时。这既是对过去十二年作风建设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也是应对新征程中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优良作风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警醒,严守纪律底线,杜绝侥幸心理,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中央八项规定的光辉将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迈进。让我们携手共进,持续擦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让清风正气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蔚然成风 。 (作者单位:安山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