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赵旭:以党纪为镜,照见新时代党员的担当与作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旭  日期:4/25/2025 字体: [大][中][小]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管党治党的重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严守党纪不仅是立身之本、履职之基,更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党纪为镜,将纪律意识深植于心,将规矩要求外化于行,在自我约束与规范中践行初心使命。

    党纪是匡正行为的"校准仪"。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容易因理想信念动摇、自我要求松懈而偏离正轨。有的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原则,有的在复杂环境中放松警惕,逐渐触碰纪律红线。党纪恰似精准的校准仪,时刻丈量着党员干部的言行。当党员干部在决策中出现主观臆断倾向时,民主集中制的纪律要求能及时纠正独断专行;当存在形式主义苗头时,求真务实的纪律准则会敲响警钟。然而,仍有个别干部对党纪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纪律是束缚手脚的"紧箍咒",甚至抱有侥幸心理,企图钻制度空子。这种错误认知不仅背离党的宗旨,更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党纪不是限制发展的枷锁,而是保护干部的"护身符",只有严守纪律底线,才能行稳致远。

    "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党员干部要主动增强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一方面,要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通过专题学习、案例剖析等方式,深刻理解纪律要求的内涵与外延;另一方面,要注重日常自省,经常对照党纪要求检视自身言行,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同时,还要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聚光灯"下工作生活。纪律监督不是"找茬挑刺",而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与爱护。只有主动将权力运行置于监督之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避免小错酿成大患。

    党纪不仅是约束行为的"警戒线",更是推动工作的"助推器"。党员干部要将纪律要求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纪律教育机制,确保纪律意识入脑入心。例如,定期开展纪律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用鲜活案例敲响警钟;针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开展专项纪律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廉政风险隐患。更为重要的是,党员干部要善于从遵守党纪的实践中汲取力量。严守政治纪律能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工作方向不偏;遵守群众纪律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在纪律的规范与约束下,党员干部的工作效能将得到显著提升,各项事业也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的成长与党的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党纪为镜,常照自身之不足,常思改进之方向,将纪律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在风险考验前坚守原则底线,以铁的纪律锻造铁的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作者单位:安山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