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时声: 基层干部要“向下扎根”才能“向阳而生”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时声  日期:5/6/2025 字体: [大][中][小]

    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毛细血管,也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群众脸上的笑容、口中的称赞、心中的信任,往往映照着基层干部执行政策的精度、服务群众的温度、破解难题的力度。新时代青年干部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唯有以"深扎根、勤修枝、广结果"的成长姿态,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书写青春答卷。

    深扎根是汲取成长养分的必由之路。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黄土地里读懂中国。今天的青年干部更应传承这种"向下扎根"的精神,把田间地头当作课堂,将方言土语化为教材,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民情。要像毛竹般将根系深扎基层土壤,在化解邻里纠纷中学习群众工作法,在推进土地流转中领会政策精髓,在防汛抗旱一线锤炼应急本领,让理论与实践在躬身实践中深度融合。

    勤修枝是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障。初到基层的年轻干部犹如新栽的树苗,既需要组织修剪扶正,更要主动修枝打杈。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要定期对照党章党规这面明镜,修剪思想上的"枯枝败叶";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要用纪律戒尺修整行为上的"旁逸斜出"。某地90后村支书在集体资产处置中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正是通过制度规范修剪权力枝杈的生动例证。只有常修常新,才能确保成长不偏航。

    广结果是检验工作成效的终极标尺。太行山上的李保国教授用科技果实富了十万乡亲,大凉山里的扶贫干部让悬崖村结出旅游金果。青年干部要善作发展型、服务型、智慧型的新农人,既培育特色产业的经济硕果,也催生文明乡风的精神花果。要像滴灌技术般精准输送惠民政策,用数字化手段让政务服务结出"最多跑一次"的便利之果,使每个民生项目都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果实。

    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抗洪救灾,无数青年干部用扎根大地的姿态诠释初心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唯有继续深扎信念之根、勤修本领之枝、广结惠民之果,方能在基层的广袤田野上,培育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青春栋梁。(作者单位: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法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