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在飞机起飞后仍然打电话。旁边乘客提醒她应该关闭手机,但她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站起来与对方争吵。女子辩解说自己只是跟孩子说两句话,并指责乘客一直在唠叨。乘客回应称,飞机已经起飞,应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否则会危及其他乘客的安全。女子则反问:“出事了吗?”(5月15日中华网)
众所周知,严禁在飞机上打电话,这是民航部门的一项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在飞机起飞前,空乘人员都会反复提醒乘客把手机调至飞行模式或关机状态。可以说,严禁在飞机上打电话,这既是飞机飞行安全的需要,也是乘客出行安全的需要。
但现实生活中,总有极少数乘客漠视民航的管理规定,无视飞机的飞行安全,我行我素,不听劝阻,不是拒绝把手机调至飞行模式或关机状态,就是任性十足地打电话或玩游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其恶劣的破坏规则行为。
此次,这则“女子飞机起飞后仍在打电话”的新闻,再一次暴露出少数乘客对飞机飞行安全的漠视,以及对乘客乘机安全的无视。尤其是面对其他乘客的善意提醒,这名女子不仅不接受、不道歉,反而反问好几个“出事了吗”来怒怼提醒者,这不仅是文明素养缺乏的一种表现,而且也是规则意识淡薄的一种体现。可以说,飞机上打电话,不仅“打丢了”文明素养,更是“打丢了”规则意识。
其实,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在使用中的航空器上使用可能影响导航系统正常功能的器具、工具,不听劝阻的,处5日以下拘留。而根据《民用航空飞行标准管理条例》的规定, 在飞机内违规使用电脑和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将可能被处以2000元的罚款。同时,依据《中国民航总局公安局第174号令》,违法行为人还可能被航空公司追究民事责任,对违反规定使用移动电话等遥控电子设备,经机组成员劝阻、警告,仍坚持不改者,对其设备暂时予以扣押保存。对制止不听者予以制服,移交机场公安处理,并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造成航班延误,依法要求行为人损失。” 这说明,严禁在飞机上打电话,这是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
因此,笔者以为,对破坏飞行安全规则的违法行为,民航管理部门必须要“零容忍”“动真格”地予以坚决回击。一方面,不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该警告的要警告,该罚款的要罚款,对不听劝阻者,不妨通过追究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让其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列入“黑名单”的方式,限制其乘坐飞机的权利,甚至给予终身禁乘飞机的处罚,既严惩和震慑破坏规则者,又警示和震慑其他人。
当然,透过这起“女子飞机起飞后仍在打电话”事件,也暴露出民航公司在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与短板。试想,如果空乘人员提醒到位、督查到位,尤其是这名女乘客在打电话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制止,还会发生“乘客提醒反被怒怼”的后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遵守规则,人人有责;破坏规则,人人唾弃。笔者相信,只有既给民航公司的安全管理漏洞和风险防范短板“补上一课”,又给乘客的规则意识和文明素养“补上一课”,双管齐下,综合施治,才能有效杜绝飞机上的各种破坏规则行为,避免类似“飞机上打电话”这样的安全事件,从而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守护乘客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