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五五"时期经济发展座谈会,系统阐述了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战略方向与实践路径。此次会议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锚定历史方位,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
座谈会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攻坚期,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的复杂局面。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仍待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要求我们既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更要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东部沿海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数字化升级,到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腾笼换鸟",全国各地正在构建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二、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双循环内生动力
会议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战略重点,部署了要素市场化配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关键改革任务。这些改革实践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的深刻论断。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既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也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得到突破,"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网络持续完善。同时,通过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6年增长,内需"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三、坚持共建共享,书写共同富裕时代答卷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座谈会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民生保障方面,会议要求织密兜牢社会保障网。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6亿人,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深圳推出的"青年人才共有房"计划,苏州打造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都在探索民生保障新路径。这些实践深刻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座谈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当好改革攻坚的"开路先锋",也要做好服务群众的"贴心管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