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学、查、改各环节落实得好不好,群众看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若为官者若终日高坐庙堂,足不沾泥,手不触土,如何能感知民生冷暖?党员干部唯有放下身段,多下马走走,以人民为镜照见干部作风成色,方能正衣冠、明得失、见真章,真正成为人民的知心人。
多下马走走,是树立正确三观的思想防线。“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学促改,对照《规定》中“八个禁止”,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深刻领悟“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的重要内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提升执政本领和服务水平,深化“群众点单—干部解题”服务机制,树好作风建设“风向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持久动力。
多下马走走,也是践行履职担当的行动指南。“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传承这种精神,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将议事桌设在百姓家中。只有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才能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更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一些求真务实,少一点虚头巴脑,处理好“虚与实”“立和破”的关系,始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要怀着对群众负责、真抓落实的态度,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奋力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多下马走走,更是实现为民初心的必由之路。民之所盼,为政之所向。党员干部只有多深入群众中间,关注民生、重视民意、体察民情,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出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切实把群众期盼解决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发展措施最大化贴近群众,发展成果最大化惠及群众,真正找到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才能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屏幕上的数据再详实,也替代不了泥土的芬芳;文件中的描述再生动,也比不上与群众促膝长谈的收获。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时刻谨记: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而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政治本色,是永葆公仆情怀的终身必修课。(作者单位:东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