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关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在新时代背景下,以 “点线面” 结合的立体化思路推进党员教育,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路径。通过精准发力、系统推进、全域覆盖,让党员教育真正成为锤炼党性的 “熔炉”、提升能力的 “引擎”、服务群众的 “桥梁”。
精准施策,在 “点” 上突破,激活教育 “神经末梢”。 党员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是否真正触及党员的思想灵魂。要聚焦不同领域党员的差异化需求,实施 “靶向治疗”。例如,针对农村党员,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党员在实践中掌握致富本领;针对机关党员,突出政治理论与业务能力双提升,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针对 “两新” 组织党员,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引导其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注重挖掘身边典型,用 “身边事” 教育 “身边人”,如白水县通过开展 “党务云课堂”,将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案例,让党员在对标先进中激发内生动力。
系统谋划,在 “线” 上延伸,构建教育 “立体网络”。 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打破条块分割,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方面,要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大纲、学时要求、考核机制等,确保教育内容规范化、教育过程标准化。例如,青海西宁市制定《党员日常教育实施规范》,明确不同领域党员的学习重点和方式,避免 “一刀切” 的粗放式教育。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载体,推动传统教育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聊城市依托 “小明和小兰” 新媒体品牌,打造 “五号联动” 传播矩阵,将党课从 “单向灌输” 变为 “互动体验”,让党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同时,加强阵地建设,整合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共享阵地等资源,构建 “1+N” 教育网络,为党员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全域覆盖,在 “面” 上拓展,形成教育 “强大合力”。 党员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员参与、全面提升。要打破地域、行业、身份限制,让教育覆盖每一名党员。针对流动党员,可建立 “线上 + 线下” 双重管理机制,通过 “云端课堂” 解决 “流动不流失” 问题;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 “送学上门” 服务,确保 “一个都不掉队”。同时,注重教育成果转化,将党员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白水县通过深化 “岗区队” 创建,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一线发挥作用,累计化解矛盾纠纷 85 起,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此外,要建立群众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教育成效,形成 “教育 — 实践 — 反馈 — 提升” 的闭环管理。
“点线面” 结合的党员教育模式,既是方法论,也是实践论。它要求我们在精准把握党员需求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完备的教育体系,最终实现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只有让党员教育真正 “活” 起来、“实” 起来、“强” 起来,才能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党员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作者单位:新乐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