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廖卫芳:让工会干部“入企当工人”成为一种新常态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6/25/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安徽省工会机关干部2025年“当一周工人”活动正式启动。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率省总部分机关干部赴安庆市开展工会干部到企业“当一周工人”活动,在与一线职工共同生产劳动中真正走近职工、了解职工、融入职工。(6月24日《广西工人报》)

    众所周知,工会是职工的“娘家”,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娘家人”,也是职工的“知心人”。职工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和需求,作为一名工会干部理应“一清二楚”,并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才是工会干部应有的样子。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很多工会干部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没有深入企业,走进车间,走近职工,因而在很多时候,一线职工有什么困难和需求,工会干部往往是“一无所知”。久而久之,工会干部与一线职工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关系也越来越疏远,这无形之中产生了隔阂,甚至发生矛盾。可见,工会干部一旦脱离一线职工,势必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将会对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此次,安徽省工会组织机关干部入企“当一周工人”之举,无疑是化解工会干部与一线职工长期以来不和谐关系的一个好办法。工会干部“入企当工人”,通过进工厂、下车间、当一线工人,就能深切地体会和感受到一线职工的不易和艰辛。同时,通过工会干部“入企当工人”,还能增进和一线职工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工会干部还能及时了解企业和基层工会,包括一线职工的所需、所盼,倾听一线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既能帮助企业和一线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又能提高工会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见,工会干部“入企当工人”之举,值得点赞,值得提倡,更值得各地工会的借鉴和推广。

    期待各地各工会组织不妨把工会干部“入企当工人”当成一种新常态,鼓励更多的工会干部进工厂、下车间、当一线工人,并通过体验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切实帮助一线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从而使工会干部真正成为广大一线职工的“娘家人”和“知心人”。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