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王满堆: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满堆  日期:7/3/2025 字体: [大][中][小]

    我的伯父王玉祥,曾是一位军人,他参加过淮海战役。他给我讲过很多战场上的故事,有的我还写进了我的长篇小说巜峥嵘岁月几多稠》里。今天我就以这个开篇为引子,让我们一起走进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去探索那段战火硝烟的岁月。

    淮海战役,作为我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关键一战,其意义非凡。从 1948 年 11 月 6 日开始,至 1949 年 1 月 10 日结束,这场历时 66 天的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50多万人。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英勇战士的热血与生命,是人民军队不屈不挠的斗志与智慧,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胜利的转折点。

    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馆内丰富的展品,生动地展现了淮海战役的全过程。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从战士们用过的武器、穿过的衣物,到战争期间的文件、电报,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那些斑驳的枪械,似乎还能让人听到战场上激烈的枪炮声;那些发黄的电报纸,字里行间透露出当时紧张的战事与决策的果断。这些实物,让那段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有温度的存在。

    纪念馆的陈列设计巧妙而富有感染力。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场景复原、声光电效果等,将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在模拟的战场场景中,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亲身感受战争的残酷与激烈。而在展现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部分,那浩浩荡荡的支前队伍,小推车、担架、粮食、弹药,无不体现出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淮海战役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面巨大的照片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张贴着参加淮海战役的战士们的照片。有的照片已经泛黄,有的甚至有些模糊,但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却透着坚毅与无畏。他们中许多人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但他们的精神却在这里得以永恒。这些照片,是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明,也是那段历史最真实的注脚。站在照片墙前,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深深的敬意与缅怀,是对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出生命的英雄们的最高敬意。

    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一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每一位参观者传递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精神和崇高理想。在这里,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它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王满堆,山西晋城人,暂住湖北远安。有作品发表在国内外多家报纸杂志上,出版有长篇小说《峥嵘岁月几多稠》)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