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朱 磊:拆除“隔离墙” 架起“连心桥”:警卫工作焕新暖民心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朱 磊  日期:7/7/2025 字体: [大][中][小]

    警卫工作,本是守护安全的坚实屏障,却曾因部分过度执行,在干部与群众间筑起无形的 “隔离墙”。中央八项规定中 “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的要求,恰似一把有力的锤子,击碎隔阂,架起干部与群众的 “连心桥”,让警卫工作在贴近群众中焕发全新生机。

    减少交通管制、避免封路,看似只是工作方式的微调,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为民理念。以往,大规模交通管制、长时间封路,虽保障了警卫对象的安全,却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甚至引发误解。如今,这一改变让道路重新回归 “共享” 属性,城市交通不再因警卫任务而陷入 “瘫痪”。无论是上班族的通勤之路,还是市民的日常出行,都能畅通无阻。这不仅减少了对群众正常生活的干扰,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与城市、与公务活动并非 “隔离” 的关系,而是紧密相连的共同体。

    “不清场闭馆” 同样意义非凡。过去,为保障警卫对象参观、考察的顺利进行,一些场所常常提前清场,将普通群众拒之门外。这种做法,让公共资源的 “公共性” 大打折扣。而如今,即使有重要公务活动,场馆、景区依然正常开放,群众无需为警卫任务 “让路”。在这里,干部与群众共享同一片空间,彼此的距离不再遥远。群众能亲眼目睹公务活动,感受政府工作的真实场景;干部也能更直接地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需求,真正实现与群众 “零距离”接触。

    改进警卫工作的举措,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更重塑了警卫工作的形象。它让警卫工作不再是冰冷的 “防护网”,而是充满温度的 “守护线”。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充分兼顾群众利益,既维护了社会秩序,又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警卫工作的这些改变,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群众的心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未来,随着这一要求的持续推进,警卫工作必将成为干群关系的 “润滑剂”,为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