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今年以来,桑涧镇发挥人大代表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化解”转变,切实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代表“坐诊”搭建民意“连心桥”。代表们进村入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源于群众、贴近群众的身份优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重点围绕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等高频问题“把脉开方”。在桑涧社区,大户飞防作业时药剂不慎飘洒到农户田中,致使西瓜减产产生矛盾。镇村人大代表迅速组织司法所、综治中心、村委会赶赴现场调解,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主动“巡诊”织密矛盾“防控网”。桑涧镇人大代表化身“流动观察员”,定期对辖区内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走访巡查。他们穿梭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主动排查可能存在的矛盾隐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一次日常巡查中,代表发现青春村贾家坝因灌溉用水分配不均,村民之间产生了摩擦。代表立即介入,召集涉及农户进行沟通协商,依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用水计划,及时避免了矛盾的升级恶化。
联动“会诊”凝聚化解“大合力”。对复杂疑难问题,镇人大建立“代表+职能站所+派出所”协同机制,联合化解矛盾纠纷。比如,产业园电路建设用地与村民土地引发纠纷争议,镇人大立即组织代表组成调解小组,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并开展了一场暖心调解。在调解过程中,代表们耐心倾听各方陈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情、理、法多角度进行分析劝导,引导以和为贵,寻求共赢解决方案。经过多方协商,最终确定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