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教育是应对人才供需变化、推动人才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我国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孵化器”,紧跟人才供需变化,优化教育体系,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调整教育方向是匹配人才供需变化的重要前提。当前,在人才培养领域,存在着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如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导致一些岗位出现人才短缺,而另一些专业人才则供过于求。教育若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方向,将影响人才供给质量,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教育需深入研究人才供需市场动态,结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人才供需平衡奠定基础。
提升教育质量是满足人才供需需求的核心关键。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优质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当下,仍有部分教育机构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要提升教育质量,需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创新,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从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到高等教育阶段强化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满足数量需求,更能达到质量要求,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适应人才供需变化的长远之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人才供需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时代已不复存在。目前,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等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需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搭建多样化学习平台,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使人才能够在不同阶段持续提升能力,适应人才供需的动态变化,为个人发展和国家人才储备提供持久动力。
总之,面对人才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切实发挥好“孵化器”作用,通过调整方向、提升质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举措,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梁召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