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孙志慧:青年干部要以“三力”书写时代答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孙志慧  日期:8/7/2025 字体: [大][中][小]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站在关键历史节点,青年干部唯有以“定力”锚定方向、以“魄力”攻坚克难、以“亲和力”凝聚人心,方能在时代大潮中交出合格答卷。

    以定力锚定方向,筑牢信仰之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干部的定力,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笃定信念。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其中不乏很多年轻干部的身影。他们顶住压力、耐住寂寞,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最终推动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唯有心怀“国之大者”,方能在纷繁复杂中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一时得失所动摇。

    以魄力攻坚克难,彰显担当之勇。“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的这句话,至今仍振聋发聩。在科技创新领域,青年科研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让中国高铁、5G通信领跑世界;在基层治理中,“00后”社区工作者创新“云议事”模式,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这种魄力,源于对初心的坚守——面对突发山火,云南“90后”消防员逆行而上;在抗疫一线,无数青年医护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他们用行动证明:唯有敢闯“无人区”、敢破“天花板”,才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

    以亲和力凝聚人心,厚植为民之情。“政之所兴在顺民心。”青年干部的亲和力,体现在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上。在浙江乡村,“85后”村支书通过直播带货助农增收,被村民亲切称为“卖菜书记”;在四川大凉山,青年干部用方言录制政策解读短视频,让惠民措施“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实践启示我们: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从“键对键”到“面对面”,从“你办我通”到“我通你办”,亲和力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更是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密钥。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科技创新到基层治理,新时代为青年干部提供了广阔舞台。定力、魄力、亲和力,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青年干部的成长密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干部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这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作者单位:肃宁县税务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