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当下,房屋租赁作为常见的民事行为,因涉及多方利益,有时会产生纠纷。近日,泽普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典型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以实际行动诠释司法温度与公正。
案情回顾:
原告甲某将其位于某小区的一套两居室房屋出租给被告乙某,双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租赁合同。然而,在租赁期间,乙某发现房屋卫生间出现严重漏水问题,导致其部分物品受损。乙某多次向甲某反映,要求其尽快维修,但甲某认为这是乙某使用不当造成,拒绝承担维修责任。双方因此产生激烈争执,乙某随后停止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后,甲某以乙某拖欠租金为由,将其告上法庭,要求乙某支付拖欠的租金及违约金。乙某则反诉甲某,要求其赔偿因房屋漏水造成的物品损失,并承担维修费用。
法院调解:
该院受理此案后,考虑到简单判决虽能定纷止争,但可能加深双方矛盾,不利于纠纷的实质性解决。于是承办法官决定采用调解方式处理此案。首先分别与甲某和乙某进行深入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与委屈,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充分掌握情况后,法官从事实和法律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向甲某指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租赁合同约定,房东有义务确保出租房屋符合正常使用条件,对于非因承租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房屋损坏,房东应承担维修责任。另一方面,告知乙某,虽然房屋存在漏水问题,但拖欠租金的行为也违反了合同约定。
法官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经过多次调解,双方情绪逐渐缓和,态度也有所转变。最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甲某承担房屋维修费用,并赔偿乙某部分物品损失;乙某则支付拖欠的租金,但扣除因房屋漏水影响居住期间的部分租金。至此,这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双方当事人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法官提醒:
在房屋租赁过程中,无论是房东还是租客,都应增强法律意识,认真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房东应确保出租房屋质量合格,履行维修等义务;租客应按照合同约定合理使用房屋,按时支付租金。当出现纠纷时,双方应保持冷静,理性沟通,尽量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矛盾升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租赁合同、沟通记录、维修单据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主张。(作者单位:泽普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