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擂响了“决胜鼓”。“基层”既是政权组织系统的末梢,也是社会自我支持系统的前端,其重要性与复杂性不言而喻。《若干规定》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
下好机制“先手棋”,用权责清单绘就基层精治 “全景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当前,部分基层干部深陷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额外加负担,针断线难牵” 的困境,本应深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的精力,被大量 “越位” 事务挤占,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若干规定》为遵循,聚焦主责主业,明晰权责清单,真正实现人按职责高效工作,事按制度规范办理,让基层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
下好实践“制胜棋”,以协同联动凝聚基层共治“向心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繁杂而具体,过去 基层“单打独斗” 的模式往往导致 “小马拉大车” 的窘境,《若干规定》提出 “统筹督查检查考核”,如同为基层工作安装 “联动齿轮”,通过制度设计打破部门 “信息孤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基层就能从繁琐事务中解脱,把更多精力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形成工作合力,真正实现基层工作的提质增效。
下好作风“长远棋”,以澎湃活力蓄积基层善治 “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唯有真正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才能让基层工作充满温度和温情,才能让实干担当在基层蔚然成风。广大年轻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要争做实干“领头雁”,主动担当,用饱满的精神气和担当实干的优良作风全心全力投入到基层建设中去。
基层减负不是 “减责任”,而是 “提效能”;不是 “松口气”,而是 “加把劲”。唯有以《若干规定》为遵循,在厘职责中明方向、在促协同中聚合力、在激活力中强担当,才能真正下好基层减负 “一盘棋”,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让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为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