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董金玉:破除作风“底色”彰显担当本色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董金玉  日期:8/29/2025 字体: [大][中][小]

    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越是深入治理,就越需对症下药、综合施治。从思想根源上看,作风问题往往源于理想信念的动摇和宗旨意识的淡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钙”足则神聚。一旦党员干部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就很容易思想滑坡、行为失范。 

    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以良好的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利益驱动是作风问题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从利益根源上看,面对党中央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个别党员干部之所以顶风作案、打擦边球,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因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在作祟,有的人面对长期存在的利益格局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气;有的人斤斤计较于物质利益、苦心孤诣于一己之私,形成作风问题的“破窗效应”。

    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切实提高穿透力和有效性。把监督抓在日常、做在经常,就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层层设防,准确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关口前移、监督常在,促进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日常监督既要全面覆盖,又要突出重点。要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抓好“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及重点领域监督,抓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以监督实效强化“不敢”“知止”的氛围。

    作风问题绝非表面现象,之所以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是因为有着深刻的思想和利益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勇于直面思想和利益的根源问题,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取得实效,推动作风建设真正深入下去、持久见效,直至化风成俗。

    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将党风党纪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向全党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信号,形成震慑效应。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既深挖“四风”背后的团团伙伙、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问题,又针对腐败案件反映的作风顽疾深化整治,多措并举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要动真碰硬强化纪律执行,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纪律刚性、严肃性,防止“破窗效应”,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严的氛围一贯到底。(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骅中街道党工委)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