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说了,得听到落地的回响,看看落实得到底怎么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这一强调,振聋发聩,深刻揭示了落实对于工作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意义。在城市工作乃至国家建设的宏大版图中,落实是将美好蓝图转化为现实盛景的 “最后一公里”,是连接决策部署与实际成效的关键纽带。
落实,是对决策科学性的检验。城市发展规划、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基于对城市现状的精准把握、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性判断。但这些设想是否契合实际,能否有效解决城市运行中的难题,唯有通过落实来验证。比如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每一步落实都是对政策合理性、可行性的考量。若在落实中发现改造方案与居民实际需求脱节,如缺乏对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充分考虑,就需及时调整完善,让政策更贴合实际,更好地服务群众。
落实,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城市如同一个复杂运转的庞大机器,各项工作相互关联、环环相扣。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提升,从生态环境保护到产业结构优化,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依赖于高效落实。以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为例,若只是提出限行、建设新道路等措施,而在执行中敷衍塞责,限行政策执行不到位,道路建设工期拖延,交通拥堵必然难以缓解。反之,当每一项治理举措都能扎实落地,限行严格执行,道路建设按时完工,城市交通状况才能逐步改善,为城市高效运转注入活力。
落实,更是赢得民心的重要保障。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百姓对城市发展成果的感受,并非来自于规划文件中的美好愿景,而是源于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社区环境的改善、教育资源的优化、医疗服务的便捷,这些关乎民生福祉的事项,只有在落实中做到位,才能让群众切实受益,进而赢得民心。若政策在落实中打折扣,群众期盼的事情久拖不决,就会损害政府公信力,影响干群关系。
为了听见落实的有力回响,各级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任务分工,将工作细化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落实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形式主义;要注重考核评价,将落实成效与绩效考核、干部任用挂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实干者得实惠、让落实者受褒奖。
在城市发展的征程中,让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让每一项决策部署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听见城市发展中落实的铿锵回响,绘就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单位:泊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