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顺利实施,宣汉县人民医院眼科党支部书记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化落实”为核心抓手,锚定群众眼健康需求,构建“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从集题、思策、破题全链条发力,推动视光屈光中心建设从规划变为民生实效,切实履行“一把手”职责,筑牢县域眼健康防护屏障。
一、精准锚定“痛点”,明确建设方向。建设初期,县医院视光屈光中心面临“设备老旧、流程复杂、群众知晓度低”三大痛点。党支部书记率先带队开展“三问三访”调研:问医护人员“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访就诊患者“最不满意的环节”,问行业专家“发展差距在哪方面”,最终梳理出“检查设备精度不足”“患者就医等待时间长”年轻医师技术提升慢”“县域内群众对屈光手术认知误区多”等8项核心问题,形成《视光屈光中心建设问题台账》。针对问题,书记牵头制定“党建+中心建设”攻坚方案,将“3个月内优化就诊流程、6个月内完成设备更新、1年内培养3-5名骨干医师”作为硬性目标,明确“党员带头认领任务、支部统筹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为中心建设划定“时间表”。
二、凝聚党群“合力”,破解建设难题。党支部书记主动对接医院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打出“资源整合+党员攻坚”组合拳。一是啃下“设备更新”硬骨头。针对新设备采购资金紧张问题,书记多次向医院党委汇报,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同时组织党员骨干赴上级医院考察,对比筛选高性价比设备,仅用3个月就引进德国蔡司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并配套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分析仪、干眼综合诊断仪等全套进口术前检查设备,设备水平跃居县域前列;二是打通“流程优化”快车道。成立“党员流程优化小组”,由书记任组长,带领党员梳理就诊环节,砍掉“重复登记”“多窗口缴费”等3个冗余步骤,推出“术前检查一站式服务”。在门诊设立“党员先锋岗”,安排党员轮流引导患者,将平均就诊时间从2.5小时压缩至1小时,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7%;三是消除“认知误区”盲视区。对接医院人事科、宣传科,组织“党员科普队”,走进学校、社区开展“光明行”主题活动,通过案例讲解、仪器体验、现场诊疗等方式,解答群众对屈光手术的疑惑。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号推送党员医师录制的科普视频,累计覆盖群众4万余人次,中心就诊量环比增长40%。
三、聚焦长效“赋能”,照亮群众“明”天。随着中心建设逐步完善,党支部书记并未止步,而是以“长效化、精细化”为目标,推动党建与中心发展深度融合。一是强化团队能力。建立“党员带教”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党员医师与年轻医师结对,通过“手术带教+病例讨论”提升团队技术水平,目前中心已有2名年轻医师能独立开展屈光手术;二是延伸服务触角。针对农村地区群众就医不便问题,推出“党建+下乡义诊”服务,每月组织党员医护团队赴偏远乡镇开展免费验光、视力筛查,累计为1500余名群众提供服务,帮助180余名符合条件的患者成功手术。
如今,县人民医院视光屈光中心已成为县域内群众信赖的“光明驿站”。党支部书记表示,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群众“看得清、看得好”的需求,不断破解发展难题,让党建红照亮群众“清晰视界”,为健康宣汉建设贡献眼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