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梁雨秋:《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是多输还是共赢?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梁雨秋  日期:9/15/2025 字体: [大][中][小]

    2025 年 9 月 15 日,《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这部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住房租赁领域制定的行政法规,承载着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各方权益、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落地的重任,一经出台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有人担忧,新规实施会大幅提升运营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导致房东、租赁企业消极应对,甚至引发租金上涨,最终租客利益受损,形成多输局面;但也有人认为,条例能有效整治乱象,营造公平健康市场环境,实现租客、房东、租赁企业与社会的多方共赢。那么,《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到底是多输还是共赢?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条例内容及其对各方的影响。

    租客:权益保障升级,从 “忧居” 到 “宜居”

    长期以来,租客在住房租赁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权益频遭侵害。甲醛房、隔断房危害租客生命健康安全;押金难退、随意涨租、暴力驱赶等现象更是让租客苦不堪言。《住房租赁条例》直击这些痛点,全方位筑牢租客权益保护网。

    在居住安全与质量上,条例明确用于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多方面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严格限制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对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也作出明确规定。这意味着甲醛房、隔断房将逐步退出市场,租客能住得更安心、更健康。

    租金与押金方面,条例规定出租人收取押金需在合同中明确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和网络平台经营者不得代收、代付住房租金、押金。这从根本上遏制了押金难退乱象,稳定租金预期,租客不必再为租金随意波动和押金打水漂而忧心忡忡。

    租赁关系稳定性上,条例限制出租人随意解除合同、暴力驱赶租客行为,为租客营造稳定居住环境,减少频繁搬家困扰,让租客能真正在租住房屋中扎根生活,融入城市。

    综合来看,《住房租赁条例》实施后,租客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居住品质显著提升,从过去在租赁市场中小心翼翼的 “忧居” 状态,迈向更有安全感、获得感的 “宜居” 生活,无疑是重大利好。

    房东:短期阵痛,长期利好,走向规范经营

    对于房东而言,《住房租赁条例》实施初期,确实会带来一些挑战与成本增加,产生一定 “阵痛”。

    合规成本方面,房东需确保房源符合各项安全标准,部分老旧房屋可能需投入资金整改,以满足建筑、消防等规范要求。同时,条例要求租赁合同实名签订并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备案,这一流程虽旨在规范市场,但也增加房东时间与精力成本,尤其对于不熟悉线上操作的房东而言,可能带来诸多不便。

    经营限制方面,条例明确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厨房、阳台、地下室等以往被违规改造出租的空间将无法再用于租赁,减少房东可出租面积与潜在收入。此外,尽管条例未直接限定租金涨幅,但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建立的租金监测机制,以及对承租人公共服务权益的保障,会间接约束房东随意涨租行为,一定程度上限制租金上涨空间。

    不过,从长期视角审视,这些改变并非坏事。随着市场规范,租赁关系稳定性增强,租客更倾向于长期租住,房东能获得更稳定租金收入,减少频繁更换租客带来的空置损失与房屋损耗。并且,当市场摆脱乱象丛生的无序竞争,优质房源与服务将更受青睐,注重房屋维护与租客体验的房东,有望凭借良好口碑吸引优质租客,实现租金与出租率的双赢。再者,对于租赁合同连续履行达到规定期限的房东,还能按规定享受相应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收益。

    租赁企业:洗牌加速,合规者强者愈强

    住房租赁企业在《住房租赁条例》实施后面临更为深刻变革,行业洗牌加速,合规经营企业迎来新发展机遇,而不合规者则将被市场淘汰。

    条例针对租赁企业资金监管、房源信息发布、服务规范等多方面作出严格规定。资金监管层面,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必须按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通过该账户办理住房租赁资金收付业务,这有效防范 “高进低出”“长收短付” 等违规操作引发的资金链断裂风险,保护租客与房东资金安全。但对于部分习惯利用资金错配谋取利益、运营不规范的租赁企业而言,这无疑是沉重打击,甚至可能因资金链紧张而难以为继。

    房源信息发布上,租赁企业发布的住房地址、面积、租金等房源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房源信息,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等处罚。这促使租赁企业回归服务本质,把精力放在提升房源质量与服务水平上,而非靠虚假信息吸引客源。在服务规范方面,条例要求租赁企业建立住房租赁档案,健全信息查验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备案管理等,提升企业运营透明度与规范化程度,保障租客与房东权益。

    在市场竞争格局重塑过程中,合规经营、实力雄厚、注重服务品质的大型租赁企业,凭借规模优势、资金优势与专业运营能力,能更好适应新规要求,在获取房源、吸引租客、降低成本等方面占据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强者愈强。而那些依靠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型租赁企业或 “黑中介”,将因无法满足新规要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被逐步淘汰,净化市场环境。

    社会:多方受益,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整体层面看,《住房租赁条例》实施意义深远,带来广泛积极影响,实现多方共赢,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稳定社会秩序方面,条例有效整治住房租赁市场乱象,减少因押金纠纷、租金争议、暴力驱赶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与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规范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住房租赁领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落地是条例重要使命。通过保障租客权益、稳定租赁关系,提升住房租赁市场吸引力与稳定性,使租房成为与买房具有同等吸引力居住选择,逐步改变长期以来 “重购轻租” 观念,优化住房市场结构,构建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实现居民住有所居目标。

    条例对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化管理,还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政府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可实时掌握租赁市场动态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住房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精准调控。同时,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也有利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合理配置住房资源,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与竞争力。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并非带来多输局面,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与规范要求,实现租客、房东、租赁企业与社会的多方共赢。当然,在条例实施过程中,还需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配套措施,加强宣传引导与监督执法力度,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让住房租赁市场在法治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作者:宏仁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