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陈震离:金义枢纽双轮驱动,铸就开放新篇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震离  日期:9/18/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中国经济的大棋局中,金华正以惊人的速度,从“浙江之心”跃升为联通世界的关键枢纽。通过建强陆港枢纽,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金华不仅重塑了自身的区域地位,更为国家双循环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一切,离不开两大核心引擎,义乌与金华高铁枢纽的协同发力,以及中欧班列平台的强大动能。

    金华国际陆港枢纽的建设,首先体现在硬件平台的全面提升。随着《金华国际陆港枢纽专项规划(2024—2035年)》的公布,一幅以“一轴两核四组团多节点”为框架的宏伟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其中,华东国际联运港和义乌国际枢纽港作为“两核”,分别承担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成为驱动整个枢纽体系的核心力量。例如,华东国际联运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建成后,将与金华南货场整合为华东最大铁路货站,年运力达6000列,成为联通欧亚的“黄金通道”。而义乌国际枢纽港的苏溪集装箱办理站,更是将海港功能前置到内陆,让企业享受“家门口就是出海口”的便利。这些项目不仅规模宏大,更通过铁、海、空、公多式联运,极大提升了金华的物流效率和辐射能力。

    “增网拓点”和“四港联动”,不断增强枢纽的辐射力。义乌作为浙江中欧班列的始发地,已开通26条运营线路,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境外站点超过100个。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开通5年来,已累计开行237列,货值达6.52亿美元,成为中国与中亚、欧洲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同时,金华通过海铁联运拓宽东向出海通道,联通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及温州港;通过内河航运打通向北通道,打造钱塘江、金华江Y型千吨级航道主骨架;通过卡航运输构建跨境公路网络。这种“东联西进北上南出”的开放格局,让金华从内陆城市一跃成为联通全球的开放前沿。

     创新模式则为金华国际陆港枢纽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物权化改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等一系列制度创新,金华实现了“软建设”的高水平突破。例如,“铁海快线+中东快航”模式使运输时效缩短5天,物流成本降低18%;多式联运“一单制”实现了“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极大提升了贸易便利化程度。这些创新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更吸引了更多货源向金华集聚,进一步巩固了其枢纽地位。

    金华与义乌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双轮驱动效应。义乌依托全球数贸中心和小商品城优势,聚焦商贸服务和新行业拓展;金华则通过华东国际联运港和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强化生产服务和物流集散功能。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双枢纽格局,成为金华国际陆港枢纽的核心竞争力。抓住自身定位、利用江海通达与宁波舟山港的优势,搭建好对外开放的平台,金华必将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从中欧班列到多式联运,从义乌站的改造扩建与金华站、金华南站未来的高普分流,金华两大国际陆港枢纽的崛起,正在为浙江之心的传递源源不断的血液,长三角铁路推动金华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在全球经贸网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的高水平开放注入奔腾的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