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李雪杰: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苏 —— 写在日本战败投降 80 周年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雪杰  日期:9/24/2025 字体: [大][中][小]

    80 年前的 8 月 15 日,日本广播了天皇的投降诏书;9 月 2 日,日本代表在 “密苏里” 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这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由、解放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丰碑时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当我们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周年节点回首往昔,却发现日本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军事发展动向等方面,存在诸多令人不安之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在长达 14 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 3500 万以上,经济损失超过 6000 亿美元,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百姓饱受战火蹂躏。侵华日军的暴行,如南京大屠杀、“三光” 政策、731 部队细菌战等,铁证如山,是对人类文明和基本道德的严重践踏。这些惨痛的记忆,不仅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更是全人类必须铭记的历史教训。

    反观日本,在战败投降 80 年后,却未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在历史教育方面,日本多版教科书对侵略历史进行淡化、歪曲甚至美化。例如,部分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模糊不清,对日军的残暴行径轻描淡写,试图误导日本下一代对历史的认知。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日本部分政客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频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早已不是单纯的祭祀场所,而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这种参拜行为,是对历史正义的亵渎,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更是对国际秩序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战。

    近年来,日本在军事方面的动向也令人担忧。日本不断突破 “和平宪法” 的束缚,大力扩充军备。其防卫预算持续攀升,2025 财年防卫预算高达 8.7 万亿日元,同比增长 9.4%,并计划在 2027 年将防卫预算占 GDP 的比重提升至 2%,远超 “专守防卫” 的合理范畴。在武器装备发展上,日本积极研发和部署进攻性武器,如射程达 1000 公里以上的改进型 12 式反舰导弹、从美国采购的 “战斧” 巡航导弹等,还计划在西南诸岛部署远程导弹,这些举动明显超出了自卫的需要,暴露出其军事扩张的野心。同时,日本以所谓 “周边威胁” 为借口,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军事行动,试图在地区事务中扮演更具攻击性的角色。此外,日本还不断拉拢周边国家,如与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向菲方提供大量海警船,妄图构建围堵中国的军事包围圈,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在这日本战败投降 80 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必须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中国作为二战的主要受害国和战胜国之一,有责任也有义务捍卫历史真相和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我们要坚决反对日本任何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言行,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深刻反省侵略罪行,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国防建设,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威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希望日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摒弃军国主义思想,真正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而对于世界各国而言,我们更应团结起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战争的悲剧再次降临,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作者单位:泊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