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赵航:在基层沃土中成长为参天大树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航  日期:9/29/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展开的关键节点,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阶段。这个时代需要一批能扛事、能成事的青年干部。青年干部的成长,从来不是线性的“升级打怪”,而是在基层实践中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的动态过程。唯有经历“蹲苗”的厚植、“破壁”的攻坚、“铸魂”的修行,方能从“生力军”成长为“顶梁柱”,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扎根基层,补足“水土不服”的第一课。“根往下扎,枝往上长”。基层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最好沃土,但“水土不服”往往是第一道坎。思想落差、工作落差、生活落差,会让一些青年干部陷入“过客心态”。破解这一困境,关键是完成从“机关人”到“基层人”的身份转变。要拜群众为师,在实践中学会“用群众语言解群众难题”。在信访接待、矛盾调解、征地拆迁等高频事务中建立“实战课堂”,让青年干部在老同志手把手的传授中积累“基层智慧”。只有真正沉下去,才能融得进,扎得稳。

    直面硬题,练就“破壁攻坚”的硬本领。基层没有现成答案,更多的是接踵而至的“硬骨头”。产业转型滞后、治理手段单一、群众诉求多元,考验的是青年干部的担当。越是艰难越向前,急难险重任务正是检验成色的最好试金石。要破“能力短板”之壁,既靠干部个人苦练内功,也靠组织精准培养。摒弃“大水漫灌”,为青年干部量身定制成长路径:专业型干部要补齐跨领域知识,复合型干部要接受多岗位历练。把课堂搬到一线,把难题当作教材,把实干当作考卷,才能在真刀真枪的磨炼中练出“硬脊梁”。

    守住初心,永葆“清浊分明”的本色。青年干部的成长之路,不仅要能扛事,更要不出事。权力增大、诱惑增多,如果心不稳、弦不紧,很容易跌入陷阱。廉洁是成长的生命线,修身自律是必修课。要主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把精力用在学习提升、服务群众上。基层可以建立“青年读书会”“志愿服务队”,让干部在读书中坚定信念,在助老扶弱、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在群众的认可中获得精神滋养。唯有这样,才能守得住清白,经得起考验,走得远而且稳。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青年干部要在基层沃土中扎下根,在攻坚克难中壮筋骨,在修身自律中守本色。以“向下扎根”的定力,“向上生长”的拼劲,“向心而行”的坚守,才能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参天大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火炬已经传到青年干部手中,他们必须接好、跑好。唯有把青春与时代同频,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战略,才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交出一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答卷。(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党委)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