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瓜州县数十万亩棉田迎来丰收季,洁白的棉絮随风起伏,来自各地的摘棉工们正忙着采摘、装袋,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为守护好摘棉工的“钱袋子”,瓜州县劳动保障维权中心迅速行动,和其他部门一起深入各乡镇棉区开展联合巡查,到田间地头和摘棉工深切交流,以“执法温度”筑牢劳动权益保障防线。
“大姐,您的工资是按天结还是按斤算?老板有没有跟您签用工协议?”在梁湖乡的老乡家里,县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干部龚建云站在屋前,拿着记录本与摘棉工细细交谈。此次巡查以“查隐患、促规范、保权益”为目标,聚焦棉区用工高频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台账核查+座谈问询”的方式,对用工棉户开展全方位“体检” 。
此次巡查重点围绕规范用工、工资支付等内容开展,一是核查用工手续,查看用人单位是否与摘棉工签订规范用工协议,明确工资标准、支付周期等关键内容;二是核验工资支付,仔细查阅工资发放表,核对支付金额、时间与人员信息,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针对巡查中发现的“考勤记录不完整”“工资支付周期模糊”等隐患,监察干部当场提出整改意见。
“以前总担心工资结不清,现在干部们找上门来给我们讲政策,还帮着核对台账,心里踏实多了!”刚拿到工资的摘棉工李大姐拿着宣传手册说道。巡查过程中,监察干部坚持“执法与教育相结合”,向棉农和摘棉工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现场讲解劳动合同签订、工资确认流程等法律要点,手把手指导劳动者知晓维权渠道 。同时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确保欠薪问题“接诉即办、快速响应” 。
“摘棉工们的汗水不能白流,每一分工资都必须按时足额支付,让摘棉工高高兴兴返乡。”龚建云表示,下一步将通过“部门、乡镇、协会”协作织密劳动者权益保护网,建立棉区用工常态化巡查机制,实现动态监管,对欠薪行为坚持“零容忍”,用“监察蓝”守护“棉花白”,切实让摘棉工在丰收季收获“稳稳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