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公安局紧扣新时代公安工作使命任务,以锻造 “四个铁一般” 过硬铁军为目标,将教育训练作为提升队伍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的基础先导工程,探索形成的教育训练工作体系特色鲜明,为公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与能力支撑。
一、坚持政治引领,铸牢忠诚警魂,把稳教育训练“定盘星”。始终将政治建警置于首位,确保教育训练工作方向不偏、根基牢固。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公安夜校、政治轮训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上级重要决策部署。融合铁人精神。深挖玉门“铁人”故乡红色资源,将“铁人精神”融入忠诚教育,通过参观铁人纪念馆、重温入党入警誓词、开展“传承铁人精神、淬炼铁人警队”主题党日活动等,筑牢全警忠诚可靠的思想根基。严明纪律规矩。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廉政谈话,将纪律作风要求贯穿教育训练全过程,引导全体民辅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警营生态。
二、构建多元体系,突出实战实效,打造能力提升“加速器”。立足实战需求,构建起覆盖全警、分类施训、精准滴灌的训练体系。分层分类,实施“精准化”练兵。实行“党委领导、政工协调、警种主训、分级实施”机制,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参训。按性别、年龄段组织体能达标测试。针对法制、刑侦、治安、社区等不同警种岗位需求,开展“点对点”送教上门、业务竞赛、法律知识考试、旁听庭审等,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利用“公安夜校”大讲堂,开展接处警规范、视频剪辑、公文写作等通用能力培训。战训合一,突出“实战化”导向。将训练场变为实战场,围绕常见警情处置流程及车辆查控、人员盘查、阻碍执法、伤害斗殴、个人极端案事件等5类重点情形,常态化开展“红蓝对抗”实战比武竞赛,在对抗中检验战术、发现问题、提升临场处置能力。选取典型案例,开展“一案一评一析”,通过复盘推演,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民警法律政策运用、风险防控和复杂案事件处置能力。
三、 创新机制模式,激发内生动力,注入训练发展“活水源”。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本地实际的教育训练新路径。推行“学、训、用”闭环模式。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实战应用紧密结合,以学促训、以训促战、以战验效。特别是在青年民警培养中,通过“师徒结对”、跟班作业、轮岗锻炼等方式,实现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深化“交所一体化”融合训练。打破警种壁垒,推动交警与派出所民警业务交叉培训,培养一警多能复合型人才,提升基层综合警务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健全“考核激励”长效机制。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将训练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干部选拔等直接挂钩,树立鲜明导向。开展“岗位先锋”、“练兵标兵”等评选活动,激发全警参训热情和争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