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脚步踏上乡土,当年轻的身影穿梭田间,一批批选调生怀揣理想奔赴基层,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最动人的“后浪”。他们带着知识的火种照亮田野,带着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带着滚烫的初心服务群众,以“小我”之力汇聚起乡村蝶变的磅礴伟力。
选调生是乡村思想的“破冰者”,用新理念打破旧桎梏。他们摒弃“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带来“互联网+”的新视野;他们跳出“守旧业”的传统模式,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观念;他们扭转“重男轻女”的落后认知,弘扬“男女平等”的新风尚。在云南山区,选调生王媛用短视频记录乡村美景,让村民明白“家乡也是宝藏”;在河南农村,选调生李哲组织“科技讲堂”,让农户懂得“科学种植才是致富路”。正是这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场场观念的革新,让乡村发展的“思想闸门”彻底打开。
选调生是乡村产业的“赋能者”,用新路径激活新潜力。他们扎根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他们对接市场资源,把项目落在群众心坎上;他们培育特色品牌,把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的牵头成立合作社,让零散农户抱团发展;有的引进电商平台,让深山特产走向全国;有的开发乡村旅游,让闲置资源焕发生机。从陕西苹果的“线上突围”,到浙江茶叶的“品牌升级”,再到贵州菌菇的“产业链延伸”,选调生用专业能力为乡村产业注入“强心剂”,让乡村振兴的“经济引擎”全速运转。
选调生是乡村民生的“守护者”,用真行动温暖百姓心。他们走村入户听民声,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把百姓的“期盼”变成“现实”;他们扎根基层解民忧,把青春的“汗水”化为“甘甜”。修一条便民路,让老人出行不再难;建一个文化站,让孩子课后有去处;办一场招聘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一件件民生实事,一声声真情感谢,见证着选调生与群众的“鱼水深情”,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民心基石”。
乡村振兴的蓝图需要实干绘就,民族复兴的梦想需要青春托举。如今,越来越多选调生扎根基层、服务乡村,他们以青春为笔、以奋斗为墨,在广袤乡村书写着“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相信在他们的助力下,乡村必将迎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明天!(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承安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