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生命线”,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兴衰。站在新的历史关口,民族复兴的伟业前景壮阔,但前路绝非坦途;强国建设的蓝图催人奋进,然挑战亦前所未有。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风险挑战,越需要过硬作风保驾护航,越呼唤“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韧与实干。
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清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优良作风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不良风气的纠治也难以一劳永逸。必须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沉疴积弊尚未根除,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仍有市场,享乐奢靡之风潜滋暗长、隐形变异。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疏离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须以“人民至上”的立场,锚定作风建设的根本方向与价值归宿。党的作风是党群关系的“晴雨表”。作风建设的核心在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决反对一切脱离群众、漠视民生的不良风气,大力倡导一切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务实行动。必须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真心倾听呼声,真切了解意愿,真正解决急难愁盼。要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衡量作风建设成效的最终标尺,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须以“实干为要”的导向,检验作风建设的实践成效与发展成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风建设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造福于民的实绩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鼓励干部在改革攻坚、维稳一线、服务前沿挺身而出、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健全激励和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让“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时代强音。
须以“制度为本”的理念,筑牢作风建设的长效基石与根本保障。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作风建设需教育引导,更需制度约束。要持续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的笼子,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四风”新变种,常抓不懈、露头就打。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作风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惩不贷,持续释放执纪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擦亮共产党人的作风底色,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不可摧的作风保障!(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