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王美:以实干之风筑牢工作根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美  日期:10/21/2025 字体: [大][中][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深刻论断始终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工作作风绝非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到党的形象、事业成败的关键命题,其中 “实干” 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要义。​

    实干之风,体现为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的执行力。基层党员干部面对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复杂任务,唯有摒弃 “纸上谈兵” 的虚浮心态,才能破解难题。某县驻村干部小李,为解决村里农产品滞销问题,连续一个月扎根田间地头,走访农户摸清产量,对接电商平台搭建销售渠道,最终帮助村民卖出 30 万斤柑橘,让 “滞销果” 变成 “增收果”。这样的案例证明,实干不是口号,而是深入一线的调研、精准有效的举措,是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获得感的实际行动。​

    实干之风,要求党员干部杜绝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的顽疾。当前,部分干部存在 “重痕迹轻实效”“重汇报轻落实” 的倾向,把 “开会发文” 当作工作终点,却忽视了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某地曾曝光 “村级台账过度留痕” 问题,村干部为应付检查,花费大量时间整理表格,反而无暇解决村民的实际诉求。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消耗了干部精力,更损害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树立 “实效为要” 的导向,把工作成效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以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实干之风,需要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的坚持。事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的接续奋斗。“七一勋章” 获得者黄大发,历时 36 年带领村民在悬崖上开凿 “生命渠”,改变了草王坝村缺水的历史。他用半生坚守诠释了实干的真谛 ——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前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