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份文件犹如一场春风化雨,为我们乡镇基层干部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扎根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的“排头兵”,我们既感到使命光荣,也深知责任千钧。《意见》字里行间浸润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为民情怀,也说到了我们基层干部的心坎上。
在乡镇工作,每天面对的是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听到的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处理的也多是关乎一家一户冷暖的“揪心事”。《意见》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等五个方面作出系统部署,每一条都精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每一项都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和有力抓手。
就拿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来说,我们镇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过去他们参保常常受户籍限制,缴费、转移接续也存在诸多不便。《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参保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转移接续机制”,这些政策落地后,镇里开小餐馆的田大哥、在工地干活的靳师傅,再也不用为社保问题发愁了。目前,我镇已组织社保专员主动上门宣讲政策、协助办理手续。看到他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露出踏实笑容,我们深切体会到政策温度正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
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方面,《意见》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规划布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人才调配城乡一体化”,这正是我们乡镇发展的迫切所需。过去,镇中心小学校舍老旧、师资薄弱,不少家长千方百计把孩子往县城送。按照《意见》精神,县里已制定计划,将我镇小学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体系,并安排县城骨干教师定期轮岗支教。同时,镇卫生院也将与县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今后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疗资源,看病就医不再奔波。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正悄然改变着群众的生活,传递着公共服务的公平与温度。
“一老一小”问题始终是乡镇群众最牵挂的民生大事。《意见》中关于“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的部署,真正说到了群众心坎上。我镇留守老人较多,养老问题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据《意见》精神,我们正规划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增设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内容,探索发展家庭养老床位,让老人不离家也能享受专业照护。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基层干部注入了更强信心、更大动力。展望前路,我们将以《意见》为指引,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民生工作,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用我们的实干与忠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