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敦煌市转渠口镇:“三措并举”践枫桥,网格调解护平安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梦瑶 张文英  日期:10/30/2025 字体: [大][中][小]

    今年以来,敦煌市转渠口镇深入践行“枫桥经验”,锚定“平安和谐乡村”建设目标,以网格员和调解员为核心力量,通过“预防+调处+巩固”三维发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乡村发展筑牢稳定根基。
 
    党委重视+源头排查,筑牢纠纷“防火墙”。转渠口镇党委将“防患于未然”作为矛盾化解的首要环节,通过班子成员包村、定期召开矛盾隐患分析会,明确各村纠纷预防重点方向与责任人员,推动源头排查与宣传引导同步落地。镇党委牵头整合司法所、平安法治办公室等部门资源,依托公众号和各村组微信群,定期推送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穿插“邻里纠纷化解案例”“家庭矛盾调解故事”,让法律常识融入日常;同时要求村“两委”干部配合网格员,结合日常走访在村文化广场、田间地头开展“流动普法小课堂”,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解答村民关于宅基地、赡养、农资纠纷等疑问40余条。此外,镇党委明确网格员以“日常巡查+重点排查”的模式,对村内土地流转、邻里相处、家庭关系等易引发矛盾的领域逐项摸排,建立“矛盾隐患台账”并实时更新进展。今年以来,通过这一机制成功将21起苗头性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矛盾纠纷从“事后调解”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多元联动+分级调处,织密矛盾“化解网”。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矛盾纠纷,转渠口镇构建“网格员初调+调解员精调+多方联动联调”的分级调处机制。简单的邻里口角、小额纠纷,由网格员当场介入调解,确保“小事不出网格”;涉及土地边界、家庭财产等较复杂的矛盾,由村调解委员会牵头,联合村法律顾问开展专业调解,今年已成功化解此类纠纷18起;遇到疑难复杂问题,及时对接镇司法所、派出所,通过“村级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模式,召开专题协调会5次,协同解决村民反映的棘手问题,实现矛盾“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镇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6%。
 
    跟踪回访+长效巩固,拧紧调解“安全阀”。为避免矛盾“调而复发”,转渠口镇建立“网格员+调解员+村干部”三方回访机制,做好调解“后半篇文章”。对于已化解的矛盾,网格员在调解结束后1周内上门回访,通过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倾听后续诉求;调解员定期通过电话、微信跟进,针对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复及时疏导;村干部对重点纠纷案例进行“回头看”,检查协议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彻底解决。今年以来,全镇矛盾纠纷回访率达100%,真正实现“调解一案、化解一类、稳定一片”。

    如今的转渠口镇,网格员穿梭村组听民意,调解员法理情并用解民忧,两支队伍协同发力,让乡村矛盾更少、邻里关系更亲、村民生活更安。下一步转渠口镇将继续优化“预防-调处-巩固”工作链条,让“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更强保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