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卫生人口详细内容
彭琳:斩断医药领域腐败黑手,守护民生健康底线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彭琳  日期:10/31/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湖南省纪委监委一次性披露15起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医药领域问题典型案例,涉多名正厅级官员及市县主官,这一重磅通报犹如一记惊雷,既揭开了医药领域腐败的“黑幕”,更彰显了我国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为医疗行业敲响了警钟。

    此次通报的案例极具警示性,腐败问题渗透医药领域多个关键环节。从雷绍业违规插手医院药品配送与超高端CT采购,到范小新为医药公司承揽血透设备及耗材采购提供便利;从李超、黄志文干预医疗设备采购,到胡绪阳、汤祚国在医院工程建设中谋私,再到卫生健康系统内部胡世雄、夏大利用职务便利为医药企业“站台”,这些腐败行为呈现出“全链条渗透”的特点。医药领域关乎群众生命健康,医疗设备采购、药品耗材供应、医院工程建设等每一个环节都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而少数领导干部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利工具”,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导致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更可能推高医疗成本,加重群众就医负担,损害政府公信力。

    深入剖析这些案例,不难发现医药领域腐败滋生的关键症结。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滑坡,纪律意识淡薄,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底线,将手中的权力视为“寻租资本”,甚至伙同亲属、他人共同贪腐,形成腐败“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医药领域部分关键环节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如医疗设备采购、医院工程招标等流程透明度不足,权力运行缺乏有效制约,给腐败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此外,卫生健康系统内部的“裙带关系”“利益输送”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形成了“内部保护伞”,使得腐败问题更难被发现和查处。

    湖南省纪委监委对这些案例的严肃查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首先,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释放出“无论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必将受到严肃惩处”的强烈信号,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深刻认识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铁律。其次,此次通报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医药领域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通过鲜活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做到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最后,查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民生健康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净化医药行业生态,推动医疗资源公平合理配置,让群众在医疗领域感受到公平正义。

    守护民生健康底线,斩断医药领域腐败黑手,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从制度层面来看,要进一步完善医药领域监管机制,推进医疗设备采购、药品耗材招标、医院工程建设等环节的公开透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加强对关键环节的动态监管,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干部管理层面来讲,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纪律教育,尤其是针对医药领域领导干部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同时严格家风家教建设,防止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打牌子”“提篮子”。从行业治理层面而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利益壁垒,规范医药市场秩序,推动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医药领域无小事,民生健康大于天。湖南省此次通报的15起案例,既是反腐败斗争的“战果展示”,更是推进医药领域治理的“动员令”。唯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医药领域腐败,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干部教育管理,才能彻底净化医药行业生态,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健康底线,让医疗事业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