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郭喜林:辩证养心,解除焦虑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郭喜林  日期:11/14/2025 字体: [大][中][小]

    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十分烦心的事,而感到焦虑不安。但是,又往往会在过分焦虑中找不到化解焦虑的方法。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辩证养心的健康心态,遇到烦心的事情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既得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从未在换位思考中以心换心和将心比心;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辩证养心中的严以律己,遇烦心的事情总是习惯于在别人身上横挑鼻子竖挑眼,但却忽略了自己身上的许多毛病和错误。如果我们能在五味杂陈的焦虑中找到自己的病根,我们就不会把自己撇得那么干净。只有在焦虑中给自己望闻问切把脉,我们才能在辩证养心中及时调整心态;只有在焦虑中不怨恨别人,我们才能在自我责备中客观公平对待别人。

    只有在焦虑中静下心来想方设法灭火,我们的心火才不会越烧越旺;只有在辩证养心中静心调整心态,我们才能在换个角度看问题中开启心智;只有在辩证养心中解除暴躁的心火,我们才能尽快消除心神不安的焦虑综合症;只有在辩证养心中消除自己的狭隘思想意识,我们才能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认识到自己身上那些问题和错误的严重性;只有在辩证养心中打开心结,我们才不会在焦虑中拥有牢不可破的心墙;只有在辩证养心中拥有新的人生格局,我们才不会在自私自利的焦虑中死钻牛角尖。

    只有在与人交往中心胸宽广一些,我们才不会在认死理中产生过多焦虑;只有在与人交往中坚守戒骄戒躁,我们才不会在简单的情绪化中失去自我约束和控制;只有在与人交往中不产生既得利益中的幻想,我们才不会在错觉中认为既可以一夜暴富,又可以让老天爷给自己掉馅饼;只有在与人交往中以心换心和将心比心,我们才不会在得寸进尺中贪得无厌;只有在与人交往中不给自己设置障碍,我们才不会在无中生有中产生毫无根据的过分焦虑;只有在与人交往中坦诚相待,我们才不会在以自己的思想意志为转移中企图索取更多既得利益。

    只有在辩证养心中认识到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我们才不会在愚蠢的焦虑中妄想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只有在辩证养心中自觉消除不当得利欲望中的焦虑和忐忑不安,我们才能以平常心做平常人和平常事;只有在辩证养心中不幻想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我们才不会有掩耳盗铃的欲望之火;只有在辩证养心中消除自己设置的人生焦虑抑郁症,我们才不会在过分焦虑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在辩证养心中不把自己当成佛爷和天上的王母娘娘让人们供奉,我们才不会有不着边际的无名火和综合焦虑症;只有在辩证养心中消除心浮气躁产生的痴心妄想,我们才不会面对焦虑束手无策。

    只有在与人交往中坚守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我们才不会在欲望之火中产生狂妄自大;只有在与人交往中不自欺欺人,我们才不会在心怀不满中产生焦虑;只有在与人交往中与人为善,我们才不会在争权夺利中产生焦虑;只有在与人交往中不心存侥幸,我们才不会在焦虑中让欲望之火失去自我控制;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把辩证养心作为人生座右铭,我们才不会在急功近利的既得利益焦虑中因小失大;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把辩证养心作为为人处世理念,我们才能在能屈能伸中游刃有余,而不是在过渡焦虑中走投无路。(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