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邹婧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长安半日还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  日期:2021/7/18 字体: [大][中][小]

    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但是由于地处盆地,地貌复杂等原因,自古便饱受交通因素所困扰,文化与经济发展难以“走出去”。早在千年前唐代诗人李白便发出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深切感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千年后的秦岭中,一条西成高铁横空出世,直上青天,给蜀地旅游经济高质量跨越式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西成高铁作为中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成功摘得“全球杰出工程奖”的桂冠。这条铁路的建设不仅凝聚了数万工人的心血,用行动践行中国高铁工人精神;而且推进了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打破“西部黄金三角”的最后枷锁;更是创造了数个世界之最,用奇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西成高铁从勘探到设计再到建成,总过程历时五年多,数十个设计院、工程局参与建设,先后八万多人参与施工。面对秦岭山脉、巴山山脉这种地质复杂、地形多变、施工难度极大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国高铁工人没有退缩,他们凝心聚力,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用汗水铺出一条通天之路。可以说,西成高铁的建成是中国高铁工人的伟大胜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拓荒发展,攻坚克难,彰显改革创新的制度优势。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西成高铁全线桥隧占比93%,穿越秦岭的隧道群全长134公里,其中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有7座,规模为世界之最。而地质条件复杂、山区大坡度等技术难题也世界罕见。在没有先进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工程师们果断改革、大胆创新,用智慧驱赶建设过程中的“拦路虎”。在“复兴号”上增加坡起制动功能、在隧道群采用25%的大坡度、连续坡道长达47km……一项又一项的创新举措给天府带来了生机活力,也将改革创新的制度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

    为民服务,跨越前进,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西成高铁建成以来,日均旅客发送量4.7万,全年旅客发送量达到往年的五倍。在社会建设上,极大的提高了四川人民的出行质量,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经济建设上,有效的推进了“西部黄金三角”建设,破除了巴蜀旅游发展难题。在政治建设上,打通了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吹响了四川山区产业振兴的冲锋号。西成高铁的建成真正用实际践行了“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用行动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

    长路漫漫,其修远兮。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轨道考察时曾提出殷切嘱托:“希望高铁建设再接再厉、创新驱动、继续领跑、勇攀高峰,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西成高铁正是高铁集团作出的积极响应,也同样是党对四川人民交出的满分答卷。在牛年之际,中国高铁也定会以“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姿态朝着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大跨步向前。四川旅游经济也定能凭风借力、直上青云,在“十四五”开局之际起好步、开好头!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