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献韩:年轻干部勇于突破自我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献韩  日期:2023/10/9 字体: [大][中][小]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学生冉求的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能力不足的人半途自然会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定界限不想前进。孔子的回答正是如今一些年轻干部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他们往往在开始做一项工作之前,就认为自己不行,做不到,能躲就躲、能推则推,实在推不掉就压低标准,糊弄了事。

    思想有多远,行动就能走多远。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广大年轻干部必须主动突破思想和认知的禁锢,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努力用有限的青春创造无限的价值。

    要低下身段,敢于问问题。在平时工作中有很多干部认为农村基层工作繁琐、待遇低、交通不便利、没有市区热闹等等,所以在面对工作时没有“脚踏实地”地工作,主观上不愿意放低姿势工作,但我们只有在基层工作才能更接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作为年轻干部只有在基层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索,面对群众的问题能放低姿势、实事求是的为群众办好事,在基层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在工作中越走越远。放低身段,做一个体谅群众的干部,为民务实的干部,才能自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如此,不仅不会使党员干部“掉价”,反而会赢得掌声,赢得赞誉。

    要克服懒惰,敢于接问题。“舒适”看似是好事,但一旦沉浸于舒适区,就如同慢慢加热的温水中放入一只青蛙,水温能带来暂时的舒适,当它发现无法忍受的高温时,却再也跳不出来了。党员干部如果习惯待在“舒适区”,就会看不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听不见人民群众的诉求。从个人角度看,导致意志上消沉、能力上落后,难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从人民角度看,不能有效践行责任担当;从组织角度看,不利于人才培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因此,党员干部要善于走出“舒适区”,在其位谋其政,有位更有为。走出“舒适区”,要勤于学习思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舒适区”不是一种有形的束缚,而是一个无形的心灵枷锁,走不走得出来最重要是能不能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转变原有观念。增强理论修养是帮助党员干部走出舒适区,披荆斩棘的前提。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全方位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理性看待“得失”,戒骄戒躁、慎独慎微,培养自律品质,从思想上、观念上挣脱安逸、懒惰的包围圈。

    要反思自我,敢于解问题。“君子检身,常若有过”一句出自《亢仓子·训道篇》,意思是说,君子修身律己、自我检视并不是偶尔为之的应景之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要像“吾日三省吾身”那样,成为一种时时处处的自觉,成为一种工作常态、生活方式。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更应如此。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种位置,达到哪种高位。身上担负的责任和使命都是人民赋予的,都是群众和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理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锤炼自己,让“反省自律”成为工作的常态。反省是为了更出色地履职尽责。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主要工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必定会发现一些具体问题,现实问题。基层工作事无巨细,看似小事,但事关民生福祉,一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想要解决问题,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恒心毅力,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只有不断地反思,认真地反省,才能在工作中履职尽责,进而做到游刃有余,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托的重任。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