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廖卫芳:让“日托中心”成为老年人的“享老中心”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12/5/2023 字体: [大][中][小]

    夫孝,德之本也。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多方面需求,解决养老家庭痛点难点问题,才能让老年人更好安度晚年。日前,广州市各区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出“日间托管”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78个“日托中心”。(12月5日《广州日报》)

    眼下,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而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势必会无形之中增加子女对老人的养护时间、精力等成本。但由于不少子女常年忙于工作,或外出打工,许多老年人的养护便成了一个问题。

    据了解,老年人“养护难”主要体现在一日三餐“吃饭难”、生病“送医难”、住院“照料难”,以及精神“慰藉难”等等方面。以农村老人为例。由于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的老人不但要承担着看护孙辈的义务,还要担负着种田种地的任务,一日三餐几乎没有固定的时间,往往是吃一顿饿两顿。如果遇上生病,不但上医院看病无人送,有的甚至死了多天也没人知道。再加上孤独、寂寞,更使得很多老年人精神空虚,感觉活在世上没意思。于是,一些老年人甚至选择了自杀。

    此次,广州市在全市各区街设立老年人“日托中心”,这无疑是送给广大老年人的一个“福音”。有了老年人“日托中心”,就能切实帮助老年人解决“吃饭难”“送医难”,以及纾解空巢、独居、寂寞等问题,既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让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乐,安享晚年,颐养天年。可见,“日托中心”就是老年人的“享老中心”。

    当然,设立一个老年人“日托中心”,不但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增添很多麻烦,还会增加一定的开支,但却可以解除老年人的许多后顾之忧,愉悦老人的身心,这显然是值得去做的一件大好事。

    俗话说:“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但愿我们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不妨多些“老人视角”,多些“养老关爱”,多为老年人办些设立“日托中心”这样的好事、实事,让养老成为一种“享老”。这不仅是老年人所期盼的一件事,也是我们各级政府应该去做的一件事。(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