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卫生人口详细内容
廖卫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急救技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5/8/2025 字体: [大][中][小]

    5月7日,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志愿者走进南通市五山小学开展“守护成长 ‘救’在身边”主题活动,向小学生宣传红十字精神以及传授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小学生应急救护能力,迎接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的到来。(5月8日《江海晚报》)

    众所周知,学校是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近年来,学生在校内突发疾病,或不慎摔伤骨折,或发生踩踏等意外情况时有发生。但由于很多学生不会应急救护,因而一旦有学生发生意外,很可能失去及时救护的最佳时机。

    据报道,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尚未开设“应急教育”相关课程,不仅校园应急设施配备严重不足,而且师生应急知识普及率相当低,应急知识培训也远远跟不上。相比发达国家30-40%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我国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还不到1%,可见,加大学校“应急教育”势在必行。

    此次,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会走进五山小学开展“守护成长 ‘救’在身边”主题活动,不仅宣传了红十字精神,而且也让学生们掌握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应急救护知识,提高了学生们的应急救护能力。可以说,这样的应急教育无疑让广大学生受益匪浅。

    希望各地各医疗机构,包括红十字会,不妨多走进学校,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类似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把心肺复苏、骨折包扎、AED使用、海姆立克等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更多的学生,既让“应急教育”成为学校的一堂必修课,又让“应急技能”成为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在危急关头既能自救,也能他救。

    当然,让“应急教育”走进更多学校,还需有必要的保障机制,比如,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一定的专项经费,等等。如此,才能让“应急教育”成为一种常态,让“救”在身边成为一种现实。(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