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张书文:为基层减负,让真抓实干蔚然成风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书文  日期:3/29/2024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所在,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因此基层年轻干部的干事状态对事业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治形式主义必须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办实事。

    为基层减负,支持党员胸怀虚谷。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维护人民利益、关心民生疾苦、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不懈奋斗、苦干实干;要清醒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须以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担当精神乐观应对;要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气度和胸怀,不图虚名,多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不计较个人功名。

    为基层减负,激活创新动力。推动组织工作既“创新化”又“接地气”,既“概念化”又“具体化”,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善为保障。要自觉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注重“蹲苗历练”,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通过联系服务、挂职锻炼、驻村帮扶等方式真正了解基层实情,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能力素质,以实干担当之力挺膺奋进新征程。

    为基层减负,深入开展基层实践。基层实践是了解民情、厚植为民情怀的大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养成理解群众的习惯,不能抱怨群众,怨则生怒,迁怒于群众不明白,迁怒于群众不配合,迁怒于群众找麻烦,干部就会同群众相对立。养成尊重群众的习惯,不能忽视群众,忽视则败,要学会同群众搭话,会与群众一起商量事情,会做群众工作。群众对党员干部而言是一个个有故事、有温度的个体,这份情感认同会触发行动自觉,让党员干部更主动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与此同时,对群众利益诉求的精准分析、对基层实际运转逻辑的深刻把握,也有助于党员干部针对具体实际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者单位:东光县委组织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