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综合测评排名把张同搞得焦头烂额。张同是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其所在学校保研资格的评比以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为依据,为激励学生全方位发展,综测评分标准中有一项是“参加国家型学科竞赛或国际型学科竞赛并获奖,可以加3分至6分”。为此,交了60元报名费后,张同参加了一个写着“国际竞赛”的英语词汇比赛,在网上答题,考完5天后就出成绩。很快,他就收到了一张国际英语词汇比赛三等奖证书。凭借该参赛获奖经历,他顺利实现了综测加分。(10月26日《法治日报》)
花费60元参加一个国际竞赛,就能轻松换来一张“国际竞赛”获奖证书,就能顺利实现综合测评加分,这样的“大好事”,哪个大学生不高兴呢?但笔者不禁想问:这样的“国际竞赛”获奖证书又有多少含金量?
据了解,现实生活中,类似大学生花费几十元上百元就能换来一张“国际竞赛”获奖证书的赛事倒有不少,这些赛事组织机构往往打着“5分钟2张国家级证书”“一张国际竞赛获奖证书帮你轻松拿到奖学金”等宣传口号,吸引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水赛”。
众所周知,“水赛”的泛滥不仅会导致大学生参与竞赛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公平公正受损,而且也会导致大学生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可见,打击“水赛”刻不容缓,亟须多方“站出来”。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出来”,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各类竞赛赛事实行“黑白名单”管理制度,定期更新并公布竞赛的“白名单”与“黑名单”,以让学生明辨是非,不再被误导参加各种“水赛”;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指导“白名单”内的竞赛主办方提升办赛质量,确保竞赛的公益性和教育性,通过组织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水平。
其次,高校要“站出来”。高校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教育者,理应积极承担起帮教职责,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正规竞赛,确保竞赛的专业性、挑战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维护好良好的学术风气,又要加强对学生学术诚信的教育,引导学生坚决抵制各种“水赛”,避免盲目追求奖项数量和功利私心而参加各种“水赛”,破坏学术生态。
其三,执法部门要“站出来”。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各种违规“水赛”组织机构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手段,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法律代价”,从而斩断各种“水赛”的利益链。
我们相信,只要教育主管部门、各地各高校、相关执法部门都能一起“站出来”,共同向各种“水赛”开刀,就一定能切实守护好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生态,让各种“水赛”既无立足之地,又无生存土壤。(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