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讲好历史故事、红色故事、奋斗故事,真正唤醒广大群众心底最深处的情感共鸣,凝聚磅礴合力为梦想出发。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 以其独有的特色, 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熠熠生辉。它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然而中华文化之长河并非没有浪花, 并非没有支流, 并非没有暗礁, 并非没有黑洞。我们不忘历史, 但我们不会沉睡在历史中; 我们不忘自己的根本, 而会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找到精神家园, 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 我们不会止步不前。我们要致敬谷文昌“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之志,在崭新的时代远征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对党忠诚作为砥砺前行的座右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之中,以永不褪色的“赤血丹心”绘写信仰如炬的“鲜明底色”。
我们要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历史, 我们的口号是让传统真正成为历史, 成为延续未来的永续传统的历史, 而不是成为博物馆中“展品”, 成为“化石”, 成为“游魂”。我们希望中华文化传统走入我们的人格, 走入我们的制度, 走入我们的灵魂。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所作的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我们要在苦干实干中练就“铁肩膀”“硬脊梁”“真本事”,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行动自觉深入重点项目建设最前端、乡村振兴第一线、科技攻关最前沿,不断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性新思路和新方法,用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桥梁与纽带。因此, 要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遗产, 新时代党员干部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