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篇题为《情系群众,无私奉献——记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某某》的文章在网络人引发关注。文章中,记载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某某去困难村民家中慰问的事迹。
有网友指出,文章配图中的村支书王某某到村民家中慰问时,疑似开着价值百万左右豪车,系着爱马仕腰带。王某某出生于1977年,是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新村一位备受村民赞誉的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全省发展集体经济示范村带头人、曾获5星级村级党支部书记等荣誉。
村支书开豪车,带奢侈品去看望困难村民,这一举动让人费解,这无疑是在做表面功夫,不关心群众痛痒,甚里说,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出现了严重问题,这无疑让群众怀疑这位村支书有没有挪用公款。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私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纠治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公务接待等问题作出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公款享乐奢靡问题不放松,把严的要求落实到监督执纪、制度建设、教育引导各方面,督促各地区各部门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
纠治公款享乐奢靡问题,不只是经济账,更是关系民心向背的政治账。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重点纠治公款享乐奢靡问题抓起。我们党对作风建设一以贯之的要求就是从政治上看、政治上抓,把党的性质宗旨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从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到延安时期的住窑洞、吃粗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把能节省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建设上来”,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勤俭办一切事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党中央反复强调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这不是权宜之计、一时之需,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永远不能松,勤俭节约的传家宝永远不能丢。必须以更大力度纠治公款享乐奢靡问题,推动各地区各单位厉行节约,让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形成常态,更好节用裕民,以党的优良作风不断赢得群众、凝聚力量。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真正让制度“长牙”“带电”,不断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