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武陵县一村庄 20 亩麦苗因镉超标被铲除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敲响了土地污染与粮食安全的警钟。
对于当地农民而言,这些被铲除的麦苗是他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承载着一年的希望。从播种到悉心照料,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麦苗被铲除,意味着农民不仅失去了可能的收成,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付诸东流,经济上遭受沉重打击。而且,土地一旦被污染,修复难度大、周期长,未来的耕种安排也陷入困境。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镉超标严重威胁粮食安全。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长期食用镉超标的粮食,会在人体内不断蓄积,引发多种疾病,如骨骼疼痛、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些镉超标的麦苗如果流入市场,制成粮食端上餐桌,后果不堪设想。
这起事件背后,土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违规排放,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都可能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一些地方,由于监管不到位,污染企业肆意排污,周边土壤逐渐被污染,而农民可能并不知情,依旧在受污染的土地上耕种。
要解决此类问题,需多管齐下。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于工业污染企业,要加大检查频次,一旦发现违规排污行为,依法严惩,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规范化肥、农药等的生产和使用。其次,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污染问题并采取措施。再者,加大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帮助受污染地区尽快恢复土壤健康。
此外,还要重视对农民的科普教育,提高他们对土壤污染和粮食安全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如何识别污染土地、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等知识。
河南武陵县麦苗镉超标被铲除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土地污染和粮食安全问题,以实际行动守护好每一寸土地,保障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让百姓吃得放心、安心。(作者单位:刘台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