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的基层治理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当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已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任务。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能将各方力量凝聚起来。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深入社区、乡村,倾听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党员带头协调各方利益,从改造方案制定到施工监督,全程参与,推动改造工程顺利进行,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力量,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群众,只有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借助大数据、民意调查等手段,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在社区建设中,了解到居民对休闲健身场所需求大,便合理规划,建设公园、健身广场等设施,完善社区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还需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搭建平台,引导各方参与。社会组织在提供专业服务方面优势明显,可引入其参与养老、助残等服务。企业则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商业发展等方面贡献资源。
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凝聚多元主体力量,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筑牢国家发展的坚实根基,让基层成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