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廖卫芳:为早点摊办理“临时营业执照”体现城市善治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3/20/2025 字体: [大][中][小]

    包子、豆浆、油条、粢饭团……在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田顾工业区,有一整排便民早餐点。这些摊位整洁干净、经营有序、证件齐全,很受居民欢迎,来买点心的顾客络绎不绝。殊不知,几个月前,这里常出现流动摊贩,环境脏乱差,是市容管控的一大难点。(3月20日《宁波晚报》)

    据报道,田顾工业区位于镇海九龙大道附近,工业厂房较多,因此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此生产、生活。但该区域周边早餐店很少,早餐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流动摊贩看到其中商机,赶来出摊,他们无序摆放、占道经营,扰乱交通秩序,增加群众出行难度;同时,他们采取“打游击”战术逃避监管,虽被反复处罚,但因违法成本较低,屡教不改。镇综合执法队、田顾村以及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三方对接沟通研判后,决定大胆创新,对流动早点摊进行合法合规改造,指定合适位置供经营,并为他们办理公共场地摆摊“经营临时许可”和“临时营业执照”。

    曾几何时,在一些城市里,“早点摊”因占道经营影响交通,乱扔垃圾破坏市容,而被当地城管部门“一刀切”地予以取缔和禁止。虽然“早点摊”被取缔、被禁止之后,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确实大有改观,但没了“早点摊”的城市无疑少了一股“烟火气”。

    近年来,各地城市“早点摊”摊贩和城管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屡有发生。为了驱赶摊贩,城管也是绞尽脑汁,有的强行没收摊车和厨具,有的给予经济处罚,更有甚者,有的竟然用高压水枪驱赶摊贩,这也导致摊贩和城管之间不断地发生肢体冲突,甚至导致两败俱伤。而这也让城管成了“暴力执法”的代名词。

    一边是“早点摊”给城市带来了烟火气,一边是“早点摊”影响了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如何平衡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关系,便成了考验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此次,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为早点摊办理“临时营业执照”,这无疑是一种城市善治,既彰显城市管理温度,又体现城市管理智慧。可以说,为早点摊办理“临时营业执照”之举,不仅较好地平衡了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关系,而且也契合了民意。同时,这也说明,只要城市管理者能够认识到“早点摊”对于民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就一定会善待、善治“早点摊”,而非“一刀切”式的取缔和禁止。

    为早点摊办理“临时营业执照”也是城市善治的一面镜子。期待有更多的城市学习、借鉴和推广宁波的好做法,不妨多些“摊贩视角”,多些“民生关切”,通过办理“临时营业执照”、“临时经营许可证”等便民举措,既让“早点摊”合法化,又让“早点摊”给城市带来“烟火气”,更让“早点摊”给民众带来“民生温度”。(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